课程说明
选修 4 复习和选修 3 衔接
复习课程设计以课程标准为导向、高考考点为依据、高考得分为目标,对选修 4 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, 离子浓度三大守恒和电化学解题技巧等重难点进行梳理和强化训练, 最终起到修补知识漏洞的目的。
预科课程设计是在必修 2 中第一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衍生拓展,对原子和分子结构与性质进行深入挖掘,旨在让学生提前了解高考理综卷化学选做题的考点和考查形式,降低春季开学后该部分内容的学习难度,能够让学生清晰把握学习方向和重点,为高三一轮复习以及高考冲刺打下扎实的基础。
课程特点
1、将考试内容和学习内容统一,课上知识点与考试考点一一对应。使学生能在考试中快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,缩小搜索范围,快速解题。
2、在秋季课程所学内容的基础上,寒假复习按照题型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梳理,提升学生对秋季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。
3、将春季开学所学内容前置,预科课程帮助学生在开学后的学习过程中快人一步,信心倍增,从而提高学习兴趣。
专题 |
章节 |
课程内容 |
课程亮点 |
原子封神演义 |
原子的结 |
1. 原子结构示意图 2. 能层与能级 3.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|
该部分内容属于高考选考内容,与选修五的基础有机部分二选一做答,分值 15 分,由于其难度比较小,内容连贯性强,容易上手,得分率高而受到很多学生的青睐,在历年高考中该题的平均分一般控制在 10 分左右,因此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,为高考冲刺打下扎实的基础; 以必修 2 的内容为引,用规律教学法及举例教学法去轻松引入课堂知识,便于学生能够快速融入课堂并进行新旧知识衔接,提升学生专注力; |
构与性质 |
4. 基态与激发态 . 5.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6.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7. 元素周期律 |
||
分子门派之争 |
分子的结 |
1. 共价键 2. 配位键 3. 配合物 |
|
构与性质 |
4. 分子的立体构型 5. 杂化轨道理论 6. 等电子体理论 |
||
离子爱恨情仇 |
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|
1. 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2. 三大守恒定律 |
高考选择题的压轴题,主要考察以图像问题为背景的三大守恒和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,难度教大分值 4-6 分; 结构清晰,内容完整,考点明确,利用守恒思想让学生轻松掌握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以及溶解平 衡问题; |
电的前世今生 |
电化学基础 |
1. 原电池原理及应用 2. 电解池原理及应用 3. 原电池和电解池在高考中的综合考查 |
高考必考内容,主要以选择题的题型出现,大题也会有所涉及,难度适中,分值 6-10 分,要求重点掌握; 内容高度总结,减少记忆的时间成本;解题技巧灵活多样,有助于学生快速解题;短时间提升做 题效率。 |